上学期期末考试的网络选修课挂科后,周平吸取了教训。这学期他通过一个QQ群联系上“刷课代理”,购买了“代学网课、代考试”的一条龙“刷课”服务,轻松拿到了这门课的成绩。(7月15日《中国青年报》)
慕课等在线学习具有时间灵活、课程丰富、形式生动等多重优势,受到学校和学生的广为青睐,逐渐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一股潮流。但随着传统课堂到线上学习的转换,在教学管理方面面临着新的形势和问题,特别是由于对在线学习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,“挂课”“刷课”“代考”等现象较为普遍,在寻求教学方式创新和保证教学质量之间还需要进一步做好平衡。
付费刷课等灰色产业链的形成,折射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觉性上的削弱,这一方面是因为缺乏有效监督,仅以最后是否通过考试、获得学分为评价手段,对学生究竟是否自己学习、最终摄入多少知识量缺乏有效监测和评价;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在线课程内容枯燥、质量低下,没有多少学习价值,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在线学习的兴起,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元、更有趣、更方便的学习渠道,很多网课是国内顶尖大学的知名教授的课堂录像,过去外界人士很难接触的到,这也是网课能够迅速火爆起来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如果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,用一些劣质的课程滥竽充数,那么网课就会失去其最大的价值,反而会浪费学习时间,引起学生的反感,违背了网课发展的初衷。
学校在推广在线学习的过程中,不宜利用行政强制手段,把在线学习与学业评价、保研等强行挂钩起来,即便是要大力推广,也应当通过提升课程质量、丰富课程内容等方式,唤起学生自发参与在线学习的自觉。如果把在线学习变得功利化,就难免会让人投机取巧。与此同时,在线学习也不是放任不管,应当与课堂教学一样注重教育管理,通过采取指纹录入、人脸识别、IP锁定等技术手段,对在线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控,杜绝刷课等不良行为的滋生蔓延。
在线学习虽然有其优势,但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,也存在不少短板,教学不能偏颇于某种方式,而是要做好线上与线下的结合,让在线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,而不是越俎代庖,成为教学和评价的主要渠道。对在线学习需要理性推广,但也需要严加管理,不能让刷课等行为毁了学生的诚信意识,破坏了正常的教学秩序,无论是怎样的教学方式,都应该越管越紧,让严格成为教学管理的常态。(古月)